2025 年 8 月 1 日 —— 7 日是第 34 个世界母乳喂养周,今年主题为 “支持母乳喂养,呵护健康未来”。
在这场守护母婴健康的行动中,中医为解决母乳喂养难题提供独特方案,成为妈妈们的 “贴心后盾”~
中医解密:乳汁从何而来
中医认为,乳汁的生成是 “脏腑健旺、血气充沛、冲任通盛” 的结果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明确指出:“乳为阴血所化,生于脾胃,摄于冲任”。
简单来说,乳房属胃、乳头属肝,乳汁由饮食经脾胃转化为气血而生,再通过肝的疏泄和冲任二脉输送。
因此,产后想乳汁充足,既要吃得营养好消化,又要保证睡眠充足、情绪顺畅,让气血 “源头活水” 不断。
乳汁不足?中医揪出两大根源
很多妈妈产后没奶或奶少,中医总结主要有两类原因:
一是气血亏虚:
傅青主在《女科》中说:“无气则乳无以化,无血则乳无以生”。产妇本身体质弱、产后失血多,气血 “原料” 不够,自然产不出奶,这类妈妈通常乳房柔软不胀,还会面色苍白、容易疲劳。
二是肝郁气滞:
《儒门事亲》记载:“啼、哭、悲、怒、郁、结皆可致乳汁不行”。新手妈妈若紧张焦虑、情绪压抑,会让肝的 “疏泄功能” 失调,就像输乳管被堵住,即便有奶也出不来,常伴有胸胁胀痛、食欲下降等症状。
辨证施治:中医催乳有 “方”
中医讲究 “对症下乳”,不同原因导致的缺乳,调理方案大不同:
气血亏虚型:
用 “通乳丹”(出自《傅青主女科》)补气养血,由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配伍,搭配猪蹄煮汤效果更佳。
食疗可选鲫鱼猪蹄汤,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,既能补气血又能通乳络。
肝郁气滞型:
推荐 “漏芦散”(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由漏芦、石钟乳、瓜蒌根等组成,具有通络下乳之功)或 “下乳涌泉散”(方出自《清太医院配方》由当归、白芍、川芎等组成,具有疏肝解郁、通络下乳的功效)。
食疗 + 理疗:中医催乳更温和
食疗方简单有效:
木瓜花胶鱼尾汤是岭南经典催乳方 —— 花胶泡软、木瓜切块、鲩鱼尾煎香后共煮 1 小时,汤色奶白又滋补。
此外,猪蹄花生汤、通草鲫鱼汤、黄花菜猪肝汤都是安全又美味的选择,需注意煲汤别太油腻,避免乳汁黏稠引发乳腺炎。
理疗手段助力通乳:
耳穴压豆法通过刺激耳部对应穴位(如乳腺、脾、肝)调节脏腑。
专业中医师的乳腺按摩、针灸,能直接疏通乳络,促进乳汁排出,全程温和无痛苦。
中医催乳从整体调理入手,既解决 “没奶” 的问题,又能改善产后妈妈的身体状态。让母乳喂养更顺利,为宝宝的健康未来筑牢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