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介入血管外科的诊疗场景里,没有传统手术的“大场面”,只有导管穿行间的毫米级精准;没有冰冷的技术隔阂,只有医护与患者并肩的温暖陪伴。
我院介入血管外科用“科技 + 人文 的双重坚守,践行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”的承诺。
科室特色:微创技术下的精准诊疗
介入血管外科以微创技术为核心,减创伤、精准施治,助力高效诊疗:
微创低创,准确直达:仅需 1~2 毫米的针孔式切口,通过导管、导丝等器械直达病灶,避免传统手术的大面积创伤,尤其适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治疗,让患者告别“开刀”恐惧。
诊疗范围广,覆盖多场景:业务涵盖脑血管、大血管、四肢血管疾病及肿瘤介入领域,无论是急性出血的急诊止血,还是慢性病的长期管理,均能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,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。
帮助恢复,降低并发症:微创操作能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,帮助患者恢复。
适配特殊人群,拓宽救治边界: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,仅针对穿刺部位操作,降低全麻相关风险。即使特殊人群,也能通过介入治疗获得合理的救治机会。
绿色通道:24小时待命
介入血管外科接诊的患者多具 “急、危、重” 特点,为此,科室组建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,实行24小时待命机制,确保快速响应急诊需求。
自科室成立以来,便建立“急诊 + 专科”一体化管理的危急重症绿色通道:用高效协作为生命争取黄金救治时间。
人文关怀:全周期陪伴的暖心服务
在介入血管外科,诊疗不只停留在“治病”层面,更注重对患者身心的全周期关怀:
术前,细致沟通减焦虑:医护人员会用通俗语言讲解手术流程、注意事项,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,帮助消除对微创技术的陌生感与恐惧心理。
术后,精细护理促恢复:从伤口护理到康复指导,医护团队全程跟踪患者情况,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康复计划,让恢复过程更安心。
临床见证:个性方案解诊疗难题
77岁的何伯(化名)因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卧床,双下肢僵硬无法伸直,此次因左下肢肿胀入院。经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,提示动脉狭窄闭塞可能,需进一步行双下肢动脉造影明确诊断。考虑到何伯双下肢无法伸直的特殊情况,若采用常规股动脉穿刺,不仅操作难度大,还可能增加术后穿刺点出血风险。
科室医护团队反复评估后,决定调整穿刺路径 —— 经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。最终,手术顺利完成,清晰明确了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范围,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精准依据,也很大程度降低了诊疗风险。
从毫米级的精准操作,到全周期的暖心守护,介入血管外科始终以 “微创” 为笔,以 “仁心” 为墨,书写着守护生命的故事。
未来,科室将继续精进微创技术,优化服务流程,用更精准的诊疗、更温暖的陪伴,为每一位患者点亮健康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