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入秋后,气温依然较高,草木生长旺盛,蜂、蚁等昆虫活动频繁,市民在户外劳作、游玩时,遭遇昆虫蜇伤的情况时有发生。昆虫叮咬不仅可能导致局部红肿、瘙痒,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
28 岁的陈生(化名)下班途中被不明昆虫蜇伤,起初仅轻微痒痛,继而迅速出现全身红疹、头晕、胸闷等过敏性休克症状,经医院抢救治疗后转危为安……

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危险信号
昆虫毒液中的蛋白成分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,
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:
⭕局部反应:蛰伤处明显疼痛、肿胀、发红;
⭕全身反应:出现荨麻疹,眼睑、口唇等部位水肿;
⭕休克前兆:伴随头晕、心悸、咽喉发紧、恶心呕吐;
⭕危重表现:血压下降、意识模糊或障碍。
常见昆虫致伤的紧急处理
01毛虫刺伤
➤先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反复粘去皮疹处毒毛;
➤再用肥皂水或碱性水溶液冲洗局部,中和毒素;
➤局部可外涂炉甘石洗剂、氧化锌洗剂或 1% 薄荷溶液缓解不适。
02蜜蜂、黄蜂蜇伤
➤先检查蛰伤处是否有毒刺残留,若有,用镊子拔出或粘胶纸粘出,
➤用吸奶器、拔火罐等负压装置吸出毒汁(勿挤压,避免毒汁扩散);
➤用洁净水清洗后,蜜蜂蛰伤可用肥皂水、苏打水等冷溶液湿敷,黄蜂蛰伤可用米醋湿敷;
➤为进一步控制疼痛或瘙痒症状,可口服抗过敏药,配合药膏外用,也可用炉甘石等洗剂外搽;
➤若出现蛰伤周围大片红斑肿胀、或肿胀症状持续 72 小时以上,或伴随气喘、胸闷、唇部肿胀、头晕、恶心呕吐等,建议立即就医。
03蜈蚣咬伤
➤冲洗伤口:立即用碱性肥皂水或 5%~10% 小苏打水冲洗伤口,持续 5 分钟以上,中和酸性毒液;
➤吸出毒液:条件允许时,用拔火罐或吸奶器吸出毒液(勿强行挤压);
➤冰敷伤口:用冰块或冷毛巾冰敷伤口,减轻肿胀与毒液吸收(避免冻伤);
➤局部用药:可在医生指导下,涂抹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(如季德胜蛇药片);
➤就医治疗:出现严重或全身症状时,需立即就医。
昆虫叮咬预防措施
➤户外活动时,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与密封性好的鞋子;
➤避免使用香水等芳香类产品;
➤远离蜂巢、果林等昆虫密集区域;
➤过敏体质人群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。
专家提醒
增城山好水好,周末去爬山、果园摘果、绿道骑车都是街坊们最爱的活动。户外游玩时,若被昆虫蜇伤,建议第一时间按昆虫种类采取对应紧急处理措施。若本身为过敏体质,或曾被叮咬后出现过皮疹、胸闷等症状,除现场处理外,建议立即让身边人拨打 120,清晰说明“昆虫致伤出现过敏反应”!
特别注意:不推荐使用涂抹牙膏、酱油、不明草药等 “土方法”,此类做法不仅无效,还可能引发伤口感染,延误救治时机。做好防护、掌握急救知识,才能更安心地享受户外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