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对需要腹膜透析的肾病患者而言,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潜在风险。临床中,部分腹透患者曾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出现突发性腹痛、透析液浑浊的情况。这里提醒大家:要警惕这种并发症,早识别、早预防。

(腹透液浑浊)
什么是腹透相关性腹膜炎?
简单说,它是腹透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:细菌、真菌等可能通过透析管路、肠道或血液等途径进入腹腔,引发腹腔急性感染炎症。
哪些情况容易诱发?
⭕操作污染:换透析液时洗手不彻底、管路暴露时间长、透析液加温不当等,都可能让细菌“钻空子”。
⭕肠道问题:腹泻或便秘时,肠道里的细菌可能透过肠壁进入腹腔。
⭕导管护理差:腹透导管出口处皮肤没护理好,细菌会顺着导管周围的“通道”侵入。
⭕免疫力低:部分尿毒症患者抵抗力弱,更容易被病原体侵袭。
出现这些症状,别忽视!
⚠️腹痛:很多患者最先出现的是持续的腹痛,可能集中在某块区域,也可能整个腹部都疼。
⚠️ 透析液变浑:最典型的信号!正常透析液该是清澈透明的,感染后会变成“米汤样”,甚至发脓。
⚠️发热:多数患者体温会超过38℃,但老人或免疫力差的人,可能只低烧甚至不发烧。
⚠️消化道症状: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常见。
⚠️腹部压痛:腹肌紧张,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。
怎么预防?做好这几点!
✅无菌操作不能少
➤换液前用“7步洗手法”认真洗手,重点洗指甲缝和手腕;
➤每天用紫外线给换液的房间消毒30分钟;
➤操作时戴口罩,避免对着导管咳嗽、说话;
➤导管出口处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,再盖无菌敷料,洗澡时用防水贴保护;
➤连接透析管时,避免碰到接口内部。
✅警惕感染风险
➤常看导管出口处有没有红肿、渗液,发现异常赶紧用碘伏消毒并及时就医;
➤平时避免扯拽导管;
➤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便秘;
➤少吃生冷食物,预防肠胃炎。
✅健康生活帮大忙
➤做点低强度运动,比如散步、打太极拳,能增强免疫力
➤每6个月查一次透析是否“充分”;
➤每天记好出入量、测血压,多观察透析液状态,有异常及时就医。
治疗关键:早发现、早处理
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,核心是“早干预、精准用药”。腹透患者每天都要观察透析液,一旦出现透析液变浑、发烧、腹痛等情况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(本文仅为科普,个人体质有差异,若有相关需求,请到医院咨询专业医护人员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