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医院概况
    • 医院介绍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院容院貌
    • 医疗设备
    • 医院荣誉
    • 医院文化
    • 医院定位交通
  • 分院机构
    • 民生路总院
    • 增江院区
    • 颐养院
  • 新闻中心
    • 医院新闻
    • 媒体报道
    • 院务公开
    • 视频中心
  • 患者服务
    • 就医指南
    • 就医流程
    • 用药指南
    • 医患沟通
    • 健康教育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科室设置
  • 专家介绍
  • 科研教学
    • 科教动态
    • 科研管理
    • 教学管理
  • 护理园地
    • 护理动态
    • 专科护理
    • 中医护理
    • 教育培训
    • 护理文化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党群专栏
    • 党建动态
    • 工会动态
    • 共青团动态
    • 妇委动态
  • 健康教育
  • 节气养生丨大寒近岁末,年味渐浓时,做好养生迎新笑!
    发布时间:2023-03-16

     

   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根据中医学顺时养生的理论,冬至到小寒、大寒的这段时间,应注意养生“冬藏”、“养肾防寒”、“勿扰乎阳”。同时,大寒是冬尽春来的转折点,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,所以大寒养生也应随之“转轨”。

    大寒养生

    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斗指丑;太阳黄经达300°;于每年公历1月20—21日交节。大寒同小寒一样,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。

    安心养性,怡神敛气

    早卧晚起,防寒保暖。心神旺盛,气机通畅,血脉顺和,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,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。

    注意御寒保暖

    由于天气寒冷,上了年纪的人,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现象,因此,选择宽大松软、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。

    早睡晚起,劳逸结合

    大寒时节,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,为了避免寒风的侵袭,理应做到早睡晚起,劳逸结合,外出时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添加保暖衣物。

    大寒饮食

    大寒时节吃三冬 

    大寒天气寒冷,血管收缩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,且经过一个冬天的进补,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偏高。故大寒时节,饮食上应从油腻转向清淡,注意荤素搭配,民间更有“大寒时节吃三冬”的说法,即冬瓜,冬枣和冬甘蔗。

    冬瓜——降糖降脂

    冬瓜钾盐、膳食纤维含量高,而钠盐含量低,可帮助降低血糖、降血脂。对高血压患者而言,是食疗佳品。冬瓜炖排骨、红烧冬瓜,都是大寒时节既营养又美味的菜品。

    冬枣——提高免疫力

    冬枣含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,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,可提高人体抵抗力,预防感冒。中医认为冬枣味甘、性平,可益心、润肺、健脾益胃、养血安神。大寒时节,蒸冬枣、糯米冬枣羹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    冬甘蔗——补血润燥

    甘蔗补血润燥,提神,清热下气,补肺益胃,含有大量人体必需微量元素,其中铁含量特别多,素有“补血果”的美称。甘蔗清甜,入菜可增味提鲜,大寒吃甘蔗可制作甘蔗炖羊肉、甘蔗虾等。

    温馨提醒:“三冬”性凉,一次不要吃太多;不要生吃,做菜或煲汤时加入更佳!

     

    药膳养生

    当归生姜羊肉汤

    当归生姜羊肉汤,出自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,具有补气养血,温中暖肾的功效,被誉为“冬季暖身第一汤”。“三冬”性凉,可选择当归生姜羊肉汤进行调和。

    做法:当归20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,黄酒、调料适量。将羊肉洗净、切块,加入当归、生姜、黄酒及调料,炖煮1-2小时,吃肉喝汤。

     

    芪杞炖子鸡

    功效:补中益气、滋阴助阳、增强抵抗力。

    做法:将童子鸡1只(约500克)洗净,切为小块,加入黄芪30克、枸杞子30克、白术10克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,用文火慢炖1小时,食肉喝汤。

     

    八宝饭

    功效:健脾益气、养血安神。

    做法:将赤小豆50克、薏米50克、莲子20克用清水洗净,浸泡2小时,再加入糯米100克、大米100克、枸杞子20克、桂圆肉20克、大枣50克,用旺火蒸熟,加白糖适量食用。

     

    穴位养生

    多按“三穴”

    百会——调和诸阳

    百会为是诸阳集会之处,与各脏腑经络相通,故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用。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、失眠、健忘、目眩等症,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、高血压、低血压等,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炎、咽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有防治作用。

     

    期门——疏肝解郁

    大寒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肝胆经,这样不仅能升发阳气防风寒,而且能疏肝解郁。期门穴为肝经的募穴,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。中医古籍《伤寒论》里认为,此穴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,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。

     

    太溪——滋阴补肾

    太溪穴可每天按摩2次,每次10分钟。大寒天气干燥的时候,按揉的时间可适当加长,按摩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,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。

     

    科室介绍

    我院治未病科是增城首家开展“中医体质辨识”、“中医经络诊断”的中医特色调理中心,通过对个体的“辨体质、识未病、鉴状态、施干预、自调节”,达到"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、愈后防复"的目的,是集医疗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、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新模式综合性科室。  

    目前科室设立有中医体质辨识室、健康咨询室、中医特色治疗室、中医综合治疗室,科室配备中医体质辨识管理系统、中医四诊仪器、中医经络检测仪及身体成分分析仪等先进设备,并大力发展各项中医特色治疗项目,如小儿推拿、艾灸、传统针刺、腹针、头皮针、耳针、中药封包、中药浴足包、穴位贴敷、拔罐、刮痧、耳穴疗法、骨骼肌肉疼痛冲击波治疗等。

    咨询电话:61738245

    地址: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门诊一楼治未病中心

友情链接:

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

  • ICP备案:粤ICP备2023006105号-1    公安备案:粤公网安备44011802000792号

    地址: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民生路50号

    电话:020-61738112

  • 医院服务号

    医院订阅号

    医院视频号